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17日主持召开党委会,传达学习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结合长期资金市场实际,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要做好非公有制企业股债融资支持,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着力点,抓好“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长期资金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等政策落实落地,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优秀非公有制企业借助长期资金市场发展壮大。要积极助力非公有制企业破解发展难题,配合有关部门化解拖欠民营上市公司账款问题,统筹做好房地产企业融资支持和债券违约风险防控,会同相关方面稳妥处置民营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推出更多典型案例。
国务院国资委2月19日召开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总结国资央企发展人工智能进展成效,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国资央企要抓住AI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掌握“根技术”,坚定攻关大模型,积极参与开放生态建设,推动产生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要强化深度赋能,瞄准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强化行业协同、扩大开放合作,加大布局突破力度。要夯实算力基座,为技术突破、应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撑。要突破数据难题,分批构建重点行业数据集,建设好通用基础数据集,做强做优数据产业。 评:很多大企业都开始组织做DeepSeek的培训了,顶层再做出这样的部署肯定会加速技术在业务上的融合。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2月21日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布会上表示, 严监严管的目的是强本强基,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同时,证监会也注重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着力推动市场生态的不断优化。随着近年来监管执法效果的不断显现,资本市场生态出现了积极向好的诸多变化,“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氛围日益浓厚。
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发行迎来尾声,发行5日合计募集204亿元,包括招商、博时、景顺长城、鹏华、华泰柏瑞、南方、华夏、天弘以及汇添富基金9家科创综指ETF结募。加上此前已经结募的建信、工银以及易方达旗下产品,12只产品结束募集。从渠道方面数据来看,已经结募的12只产品中,建信、博时以及易方达旗下科创综指ETF发行超过20亿份上限,其他家发行均超过10亿元。13只科创综指ETF中,仅富国科创综合价格ETF暂未结募(原定截止日期为2月28日)。发行渠道方面,国泰君安+海通销售领跑,募集或达40亿元。 评:有一大笔长期被动配置资金到位,A股宽基产品进一步丰富。
从上汽获悉,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代表两家企业签约的是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与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这侧面证实了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将是智选车模式,双方将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评:合作官宣落地了,当下公司确实是想做改革和变化的。用上华为的技术在智能化的层面上就不输其他厂商,剩下的就看价格了。
外盘:美国三大股指全线点,纳指跌2.2%报19524.01点。联合健康集团跌超7%,英伟达跌逾4%,领跌道指。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2.33%,特斯拉跌超4%,亚马逊跌逾2%。中概股普遍上涨,小马智行涨超32%,斗鱼涨逾17%。本周,道指跌2.51%,标普500指数跌1.66%,纳指跌2.51%。
中证1000指数突破喇叭形上轨,那么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回补去年12月12日留下的缺口,把缺口补掉也就差不多了,如果继续疯也就是假突破去年11月的高点。科创50指数大涨近6%,目前突破了箱体上轨,如果是真突破,理论上接下来将是一波直线拉升;要是假突破,那么短线上冲震荡几天就要见顶了,后面肯定要跌破箱体下轨的,接下来进入观察期。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有关意见,确定了首批15项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任务内容聚焦四个重点方向:一是聚焦运输服务数字化普惠升级,推动“一路多方”“闸港区船”等信息互通联动,开展跨部门、跨区域协同调度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打造“一张网”、伴随式服务。二是聚焦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提升,依托基础设施体系化部署感知、传输、控制设备,开展多源数据智能融合应用,完善“一点一策,区域协同”的安全防控体制机制。三是聚焦交通运输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加快构筑标准统一、分层解耦、融合集成的数字底座,探索构建全链条、多元化的交通行业数据运营体系。四是聚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应用,积极稳妥推进车路云、船岸云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政策创新环境。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近期展示了一款完全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电喷雾发动机,能通过发射液滴来推进。这款创新设备不仅生产迅速,而且成本远低于传统推进器,它利用市场上可购买到的3D打印材料和技术,还可以在太空中完成打印。相关论文发表在《先进科学》杂志上。3D打印出来的电喷雾发动机,几乎能标志着航天推进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因为拥有快速生产和定制化的能力,在太空任务中能根据具体需求迅速调整设计,极大提升了执行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3连板泰豪科技:数据中心相关算力目前对公司有关产品销售及盈利水平的影响较小
隆扬电子:HVLP铜箔相关这类的产品尚处于产品研制、初期送样验证阶段 尚未形成收入